触犯;冒犯。
引《周礼·秋官·士师》“四曰犯邦令” 汉•郑玄 注:“干冒王教令者。”
贾公彦 疏:“郑 云干冒王教令者谓犯邦令不肯依行。”
唐•柳宗元 《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窃以动心於无情之地施惠於不报之人,古烈尚难况在今日?而率然干冒决不自疑者,盖以闻风之日久,嚮德之诚至。”
宋•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干冒圣威臣无任云云。”
明•无名氏 《寻亲记·劝勉》:“休要顽休要搅,一时非礼相干冒从今有过须当教。”
干冒,汉语词汇。
拼音:gàn mào
释义:触犯;冒犯。
干 [ gān ] 1. 触犯,冒犯,冲犯。 如 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如 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 如 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如 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如 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 如 “河之干兮”。 7. 个数。 如 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 如 干燥。干柴。 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 如 饼干。豆腐干。 10. 枯竭,尽净,空虚。 如 干尽。干杯。 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 如 干着急。 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如 干亲。 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 如 我又干了他一顿。 14. 〈方〉慢待;置之不理。 如 把客人干在一旁。 15. 〔~将(jiàng)〕古剑名。 16. 姓。 干 [ gàn ]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如 树干。躯干。干线。 2. 做。 如 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 如 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 如 事情要干。 [更多解释]
冒 [ mào ] 1. 向外透或往上升。 如 冒烟(❶烟往上升;❷发怒)。冒汗。冒尖。 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 如 冒雨。冒险。冒死。 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 如 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 如 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5. 复盖。 如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6. 贪污。 如 “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7. 古同“帽”。 8. 古同“瑁”,玳瑁。 9. 姓。 冒 [ mò ] 1. 〔~顿(dú)〕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 [更多解释]
答:干冒的拼音是:gān mào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干冒 的发音
答:干冒的意思是:触犯;冒犯。
答:干冒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干貌,感冒,干旄,竿旄,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