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沙漠气候又称“热带干旱气候”。一般分布在回归线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5热带沙漠气候25之间。终年炎热干燥最暖月平均气温可达30c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0c以上。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卡拉哈里沙
大陆性气候受大陆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的气候。其特征为:冬寒夏暑昼热夜凉,降水少,空气干燥。一般离海远纬度高的地区最为明显。如新疆地区在盛夏季节清晨凉爽中午炎热故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温带大陆性气候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又称“热带冬干气候”。分布在纬度5热带季风气候10到15热带季风气候20的内陆到大陆西岸一带。全年气温较高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8c以上。全年降水1500毫米左右迎风地区达2000热带季风气候3000毫米以上。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冬季降水稀少夏季降水丰沛。主要出现在亚洲
亚热带季风气候又称“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30左右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夏热冬温季节明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c以上最冷月气温在0亚热带季风气候15c之间。年降水量75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毫米以上。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以及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南部。
气候学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既是大气科学的分支又是自然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包括物理气候学、天气气候学、小气候学、高空气候学、古气候学以及应用气候学等。
气候资源由光照、热量、水分、风能等要素组成。与人类关系密切。农业生产受气候制约程度很大人口分布、城市建设、工业布局等也受到气候影响。气候资源还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的制约因素。
气候预报又称“气候展望”。利用气候演变规律对未来若干年甚至几十年或更长时段的气候状况作出推论。其主要依据是长期的气候记录、太阳活动、地磁、海冰、树木年轮、历史记载及考古等多方面的材料此外还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