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蜡屐登山惯”出自宋代王炎的《用元韵答李郎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íng shēng là jī dēng shān guà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平生蜡屐登山惯”全诗:冰玉谈清洗老怀,兴浓亦覆手中杯。
平生蜡屐登山惯,岂必因花特地来。
《用元韵答李郎中》是宋代文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冰玉谈清洗老怀,
兴浓亦覆手中杯。
平生蜡屐登山惯,
岂必因花特地来。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轻松、自得的口吻表达了诗人的心情。诗人王炎以对友人李郎中的回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诗中突出了冷静自省和随遇而安的心态,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坚持。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冰玉谈清洗老怀,兴浓亦覆手中杯”,通过使用冷酷的冰和温柔的玉这两个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清晰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世界。第三句“平生蜡屐登山惯”,描绘了诗人对登山的习惯,表达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岂必因花特地来”,表明诗人不需要特意追求名利或奢华,他相信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内心的体验和对平凡生活的欣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他的淡泊、豁达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通过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满足的追求,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这首诗词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引导人们反思尘世的喧嚣与浮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快乐。
yòng yuán yùn dá lǐ láng zhōng
用元韵答李郎中
bīng yù tán qīng xǐ lǎo huái, xìng nóng yì fù shǒu zhōng bēi.
冰玉谈清洗老怀,兴浓亦覆手中杯。
píng shēng là jī dēng shān guàn, qǐ bì yīn huā tè dì lái.
平生蜡屐登山惯,岂必因花特地来。
拼音:píng shēng là jī dēng shān guàn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六谏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