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足以见其得意”出自宋代岳珂的《薛道祖寄黄鲁直诗帖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zú yǐ jiàn qí dé yì,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亦足以见其得意”全诗:诗以情寄,而拳拳首子侄之示。
又使之宝而勿弃,亦足以见其得意。
《薛道祖寄黄鲁直诗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薛道祖对黄鲁直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诗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调寄托了薛道祖对黄鲁直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黄鲁直才华出众的赞赏和对他的支持。薛道祖将黄鲁直视为自己的亲人,珍视他的才华,并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优秀的表现,不要放弃自己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情感的表达和对黄鲁直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才华的认可。诗中的薛道祖将黄鲁直视为自己的亲人,用心寄托情感,并呼吁黄鲁直不要放弃自己的才华,将其视为珍贵的宝物。这首诗既表达了薛道祖的关心之情,也彰显了黄鲁直的才华在当时文坛的重要地位。
岳珂是宋代文坛上的重要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写作风格和对朋友与亲人深厚情感的描写而闻名。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岳珂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黄鲁直才华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重视情感表达和对才华的崇敬。
总的来说,《薛道祖寄黄鲁直诗帖赞》这首诗词表达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才华的赞赏,同时展现了岳珂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并让读者感受到当时文人的情感交流和对才华的追求。
xuē dào zǔ jì huáng lǔ zhí shī tiē zàn
薛道祖寄黄鲁直诗帖赞
shī yǐ qíng jì, ér quán quán shǒu zǐ zhí zhī shì.
诗以情寄,而拳拳首子侄之示。
yòu shǐ zhī bǎo ér wù qì, yì zú yǐ jiàn qí dé yì.
又使之宝而勿弃,亦足以见其得意。
拼音:yì zú yǐ jiàn qí dé yì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著述甚富。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诗稿》1卷、《续东几诗余》、《小戴记集解》(稿佚)、《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公元1214),在嘉兴曾主修《嘉禾志》(未成书)。《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通过对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的记载,表现了他对主战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鲜明爱憎。书中所载之事,大都翔实可信。如《乾道受书礼》、《(范石湖)一言悟主》、《开禧北征》等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对文人轶事的记载,诗文作品的转录,可资辑佚、校勘,也有助文学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丛书》本。《棠湖诗稿》1卷,有《丛书集成》本。《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有清刊本。《愧郯录》15卷,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实编年》2卷,有《明辨斋丛书》本。《宝真斋法书赞》28卷,有《丛书集成》本。《桯史》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公元1234)同年编纂《岳氏宗谱》。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追想东京盛时,写下了这组诗以系哀思。但诗中所写,有与事实不符的,《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后人拟作,嫁名于珂。又有《玉楮集》8集,收嘉熙二年(公元1238)至四年(公元1240)的诗作共385篇。他的诗缺乏社会内容,仅有1篇《夏旱三首》写到农家生活。其他作品“虽时伤浅露”,“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玉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