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行人欲叩扉”出自宋代赵蕃的《独树》,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rì xíng rén yù kòu fēi,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行人欲叩扉”全诗:独树幽花明屋角,顿惊门户有光辉。
向来荒草几埋径,今日行人欲叩扉。
《独树》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棵孤立而繁花似锦的树,在它所照亮的屋角闪烁着明亮的光芒。荒草已经长满了平常的小径,然而今天有位行人前来敲门。这首诗抓住了树和屋角的对比,以及行人对这个奇特景象的惊讶。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独立高耸的树,幽深处开放的花朵照亮了屋角,
门户突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辉。
平日里,小径早已被荒草掩埋,
而今天,有位行人前来敲击门扉。
这首诗通过对树、花、屋角和行人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寂静而奇特的景象。树作为独立的存在,高耸而孤立,却在幽深处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照亮了平凡的屋角。这种景象使得行人感到惊讶,主动前来敲门,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个令人惊奇的景致。
诗意上,《独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孤独和独特之美的理解。树的独立高耸象征着个体的孤独,而花朵的绽放则是在这种孤独中迸发出的独特之美。屋角的明亮光芒则是对于平凡事物的重新发现和赋予意义的象征。行人的到来,更加突出了这种孤独与独特之美的对比,以及外界对于不寻常景象的向往和好奇。
从赏析的角度来看,《独树》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树、花、屋角和行人的巧妙运用,使得诗意更加深入人心。诗中的对比和意象,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了对于孤独、独特之美和人与自然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也传递出一种对于平凡事物和寻常景象的重新关注和重要性的思考。
总体而言,赵蕃的《独树》以简练而精确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孤独与独特之美的意境。这首诗启发人们对于平凡事物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个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索。
dú shù
独树
dú shù yōu huā míng wū jiǎo, dùn jīng mén hù yǒu guāng huī.
独树幽花明屋角,顿惊门户有光辉。
xiàng lái huāng cǎo jǐ mái jìng, jīn rì xíng rén yù kòu fēi.
向来荒草几埋径,今日行人欲叩扉。
拼音:jīn rì xíng rén yù kòu fēi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