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唤取张卢来共醉”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唤取张卢来共醉”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n qǔ zhāng lú lái gòng zu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唤取张卢来共醉”全诗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唤取张卢来共醉

桃红深浅漫成堆,犹喜霜葩缀旧枝。
唤取张卢来共醉,莫随风雨便分披。


赏析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桃红深浅漫成堆,
犹喜霜葩缀旧枝。
唤取张卢来共醉,
莫随风雨便分披。

中文译文:
桃花的红色深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象,
我仍然喜欢霜花点缀在旧枝上。
我唤来张卢两位朋友一同畅饮,共享欢乐,
不要因为风雨而分开,随意飘散。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桃花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桃花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重之情。桃花的红色在枝上交织成一片,给人以深深的触动。诗人喜欢看到霜花点缀在旧枝上,这可能是因为霜花给花朵增添了一丝清冷的美感,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中旧事的怀念和珍重之情。诗人唤来张卢两位朋友一同饮酒,共享欢乐,这体现了友情的重要性和诗人对友谊的向往。最后,诗人告诫朋友们不要因为外界的风雨而分散,要像桃花一样团结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词以桃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景象和抒发对友情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真挚情感的追求。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将桃花的红色深浅交织、霜花点缀在旧枝上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同时,诗人以桃花的形象象征友情的坚固和美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希冀。诗词朴实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真挚赞美,给人以温馨而深远的感受。

“唤取张卢来共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wáng cái shǎo shī zá huā wǔ shǒu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táo hóng shēn qiǎn màn chéng duī, yóu xǐ shuāng pā zhuì jiù zhī.
桃红深浅漫成堆,犹喜霜葩缀旧枝。
huàn qǔ zhāng lú lái gòng zuì, mò suí fēng yǔ biàn fēn pī.
唤取张卢来共醉,莫随风雨便分披。

“唤取张卢来共醉”平仄韵脚


拼音:huàn qǔ zhāng lú lái gòng zuì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