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作桃花观”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和巩兴宗题回峰寺赠明山主》,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ū zuò táo huā gu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休作桃花观”全诗: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择长。
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
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
相逢无一事,不必下禅床。
《和巩兴宗题回峰寺赠明山主》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择长。
大江和烟云一同向远方延伸,山脉连绵不断,茂盛的竹林选择最高长的地方生长。
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
太阳炙热如同三伏天一般,而微风却夹带着九秋的凉意。
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
不必只局限于欣赏桃花的美景,也可一同享受柏树的清香。
相逢无一事,不必下禅床。
当相逢的时候,不必有任何烦恼和杂念,也无需下座修禅。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和宁静的向往。江河山脉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欣赏着其中的景色,感受着自然界的力量和美好。他认为人们不必过于拘泥于某一事物,而是可以在各种美好中寻找宁静和满足。当人们相聚时,无需有任何纷扰的事情,可以放下烦恼,享受此刻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通过对江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平静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炎热和凉爽、桃花和柏树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的渴望。整首诗词意境明快,语言简练,使人感受到了自然和平与宁静的美好,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作者以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引发读者对于宁静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hé gǒng xìng zōng tí huí fēng sì zèng míng shān zhǔ
和巩兴宗题回峰寺赠明山主
jiāng gòng yān yún yuǎn, shān lián sǒu zé zhǎng.
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择长。
rì cóng sān fú liè, fēng jiè jiǔ qiū liáng.
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
xiū zuò táo huā guān, liáo tóng bǎi zi xiāng.
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
xiāng féng wú yī shì, bù bì xià chán chuáng.
相逢无一事,不必下禅床。
拼音:xiū zuò táo huā guān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与兄王之义、弟王之深同登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调和州历阳县丞,摄乌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为军,朝廷任命为镇抚司参谋官。
宋高宗赵构(南宋建立者)绍兴年间,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20年。
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即退休)。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病逝,享年76岁。
著有《相山集》30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26卷、《宋史·艺文志》作25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30卷,其中诗15卷。诗以影印清文溯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