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清泪消尘砚”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清泪消尘砚”出自宋代高观国的《菩萨蛮》,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lèi xiāo chén yà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清泪消尘砚”全诗

《菩萨蛮》

清泪消尘砚

玉阑秋色知谁主。
隔阑一架葡萄雨。
绿藓怕啼_。
可堪宫漏长。
乌丝吟古怨。
清泪消尘砚
梦冷不成云。
□峰峰外情。


赏析


《菩萨蛮》是宋代诗人高观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阑秋色知谁主。
隔阑一架葡萄雨。
绿藓怕啼_。
可堪宫漏长。
乌丝吟古怨。
清泪消尘砚。
梦冷不成云。
□峰峰外情。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孤寂、冷落和无奈的情绪。诗中的玉阑、葡萄雨、绿藓、宫漏等意象,与作者的心境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寂寥而悲凉的画面。

赏析:
1. 玉阑秋色知谁主:玉阑是指宫殿的栏杆,秋色则代表季节的变迁。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疑问,暗示了人事易逝、命运无常的主题。

2. 隔阑一架葡萄雨:隔阑意味着与人隔绝,葡萄雨则象征着孤独的泪水。这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忧伤之情,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渴望和思念。

3. 绿藓怕啼_。可堪宫漏长:绿藓是指长在石头上的苔藓,啼_表示断了的声音。这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宫漏的长久声音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寂寥的宫廷生活。

4. 乌丝吟古怨:乌丝指的是黑色的头发,吟古怨意味着对过去的思念和悲伤。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之情。

5. 清泪消尘砚:清泪代表悲伤的眼泪,消尘砚则象征着作者内心的痛苦。这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6. 梦冷不成云。□峰峰外情:这句诗的最后两句存在一些缺失,无法准确地解读。梦冷不成云可以理解为梦想破灭,无法实现。□峰峰外情可以理解为作者心中的情感无法得到宣泄和释放。

总的来说,该诗词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色和抒发内心的孤寂和悲伤,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与疑问。它以寥寥数语,展现了宋代文人内心深处的虚无和无奈,传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悲凉感受。

“清泪消尘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pú sà mán
菩萨蛮

yù lán qiū sè zhī shuí zhǔ.
玉阑秋色知谁主。
gé lán yī jià pú táo yǔ.
隔阑一架葡萄雨。
lǜ xiǎn pà tí.
绿藓怕啼_。
kě kān gōng lòu zhǎng.
可堪宫漏长。
wū sī yín gǔ yuàn.
乌丝吟古怨。
qīng lèi xiāo chén yàn.
清泪消尘砚。
mèng lěng bù chéng yún.
梦冷不成云。
fēng fēng wài qíng.
□峰峰外情。

“清泪消尘砚”平仄韵脚


拼音:qīng lèi xiāo chén yàn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作者简介


高观国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作者介绍


高观国的作品特点

  高观国的词作,句琢字炼,格律谨严。继承了周邦彦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体制高雅"的姜夔词风的影响,所以又被称为姜夔的羽翼(汪森《词综》序)。他同史达祖交谊厚密,叠相唱和。竹屋、梅溪,一时并称。陈造在高观国的词集《竹屋痴语》序中说:"其与史邦卿皆周秦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秦观)、美成(周邦彦),若唐诸公亦未及也。"(《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张炎在《词源》中也说:"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吴梦窗此数家格律不侔,句法挺异。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自成一家,各名于世。"可见对高观国的词历来评价甚高。其词如"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玉楼春〕),有柳欹花□的风致。又如"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吟思怯,暮云重"(〔贺新郎〕《赋梅》),亦清隽可喜。不过他有的作品,如"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未免勾勒太露,失于浅薄。冯煦所云"竹屋精实有余,超逸不足"的情况,也确实是存在的。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