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决决岩下泉”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决决岩下泉”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ué jué yán xià quá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决决岩下泉”全诗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

决决岩下泉

决决岩下泉,翛翛竹间路。
破寂孤蜩吟,送暝疏锺度。
个裹欲求心,应生无所住。

标签:决决

赏析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决决岩下泉,
翛翛竹间路。
破寂孤蜩吟,
送暝疏锺度。
个裹欲求心,
应生无所住。

中文译文:
清澈的泉水从峭岩下流淌,
翩翩起伏的竹径蜿蜒而过。
寂静中传来孤独蝉的鸣叫,
送走黄昏时分稀疏的钟声。
我内心包裹着渴望和追求,
却发现生命中无处栖身。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展现了洪咨夔在六月二十八日进入朱陀山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泉水、竹径、蝉鸣和钟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寺的感受和内心的思考。

首先,岩下的泉水清澈明亮,流淌不息,展示了山寺幽静自然的景色。翛翛起伏的竹径蜿蜒而过,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接着,孤独的蝉发出寂寞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这种声音在宁静的山寺中显得格外突出。同时,黄昏时分的钟声稀疏而悠远,逐渐送走了白天的嘈杂,与蝉鸣形成对比。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但却发现生命中似乎没有一个真正的归宿。这种无所住的感觉或许是作者在山寺的思考中所得,也可能是对人生的思索和追问。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山寺中的宁静和寂静,营造了一种幽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孤独蝉鸣和黄昏钟声的描绘,凸显了自然声音在宁静中的独特存在感。

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生命归宿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这种无所住的感觉,或许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或许是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思,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与思索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色和内心的对话,诗人传递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思考。

“决决岩下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iù yuè èr shí bā rì rù zhū tuó shān sì
六月二十八日入朱陀山寺

jué jué yán xià quán, xiāo xiāo zhú jiān lù.
决决岩下泉,翛翛竹间路。
pò jì gū tiáo yín, sòng míng shū zhōng dù.
破寂孤蜩吟,送暝疏锺度。
gè guǒ yù qiú xīn, yīng shēng wú suǒ zhù.
个裹欲求心,应生无所住。

“决决岩下泉”平仄韵脚


拼音:jué jué yán xià qu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作者简介


洪咨夔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作者介绍


洪咨夔的介绍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