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塔铃空洛度”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塔铃空洛度”出自宋代洪咨夔的《观物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ǎ líng kōng luò d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塔铃空洛度”全诗

《观物二首》

塔铃空洛度

薄命天元定,深居日转长。
塔铃空洛度,车铎惯琅珰。
笋长竹还老,莲迟荷自香。
羡他雏又乳,双燕胜春忙。


赏析


《观物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观物二首

薄命天元定,深居日转长。
塔铃空洛度,车铎惯琅珰。
笋长竹还老,莲迟荷自香。
羡他雏又乳,双燕胜春忙。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洪咨夔对生命和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的第一句“薄命天元定,深居日转长”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叹。他认为自己的命运注定是薄弱的,无法改变。他深居于世,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慢。

第二句“塔铃空洛度,车铎惯琅珰”描绘了环境中的景物。塔上的铃声空空荡荡地飘过,车上的铃铛敲击出悠扬的声音。这些景物给人一种宁静和寂寥的感觉。

第三句“笋长竹还老,莲迟荷自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时光的流转。竹笋已经长大,竹子也变老了,莲花开得比荷花晚,但香气依然自然而来。这些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一句“羡他雏又乳,双燕胜春忙”通过对燕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燕子自由自在的羡慕之情。燕子又孵化了新的雏鸟,生机勃勃,而春天也因此显得更加繁忙和美好。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转,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燕子的形象展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和春天的希望。洪咨夔以他细腻的感受力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索和感悟。

“塔铃空洛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ān wù èr shǒu
观物二首

bó mìng tiān yuán dìng, shēn jū rì zhuǎn zhǎng.
薄命天元定,深居日转长。
tǎ líng kōng luò dù, chē duó guàn láng dāng.
塔铃空洛度,车铎惯琅珰。
sǔn zhǎng zhú hái lǎo, lián chí hé zì xiāng.
笋长竹还老,莲迟荷自香。
xiàn tā chú yòu rǔ, shuāng yàn shèng chūn máng.
羡他雏又乳,双燕胜春忙。

“塔铃空洛度”平仄韵脚


拼音:tǎ líng kōng luò dù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入声十药

作者简介


洪咨夔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作者介绍


洪咨夔的介绍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