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西江东去”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西江东去”出自宋代朱敦儒的《蓦山溪(和人冬至韵)》,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jiāng dōng q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

“西江东去”全诗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西江东去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
人难醉。
愁见飞灰细。
梅边雪外。
风味犹相似。
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
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
辞黄绮。
珍重萧生意。


赏析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是宋代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
人难醉。愁见飞灰细。
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
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
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
辞黄绮。珍重萧生意。

中文译文:
西江向东流去,总是伤感的泪水。
北方的陆地日渐延长,对着芳香的酒杯,悲伤多,喜悦少。
美人离去后,花儿凋谢了几个春天,酒杯中泛起了浪漫的清洁之水。
人们难以陶醉。愁苦见到飞扬的细尘。
在梅花旁边,雪景之外,风情依旧相似。
曲折温暖的世界,仰仗君王的雄风和英气。
我们这些老人,确实都是有心人,追求剑履的人。
告别华丽的锦绮,珍重萧生的心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抒发离愁别绪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离去和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诗中描述了西江向东流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这种流逝总是带给人伤感与泪水。北陆的白昼渐长,但对诗人而言,面对芳香的酒杯,悲伤却多于喜悦。美人离去后,花儿凋谢了几个春天,诗人以杯中的清洁之水洗净愁苦。然而,即使在梅花旁边,雪景之外,风情依旧相似,而世界仍保持着温暖和美好。诗人表示,我们这些年迈的人,仍然是有心人,追求着剑履(追求理想)的人。最后,诗人告别华丽的锦绮,珍重萧生(指友人)的心意。

这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岁月流转的无情,展现出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从而引发读者对于岁月流转和人生离别的思考。整首诗词以豪放而含蓄的笔触,将离愁别绪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展现了朱敦儒独特的诗人情感和才华。

“西江东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ò shān xī hé rén dōng zhì yùn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xī jiāng dōng qù, zǒng shì shāng shí lèi.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běi lù rì chū zhǎng, duì fāng zūn duō bēi shǎo xǐ.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měi rén qù hòu, huā luò jǐ chūn fēng, bēi màn xǐ.
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
rén nán zuì.
人难醉。
chóu jiàn fēi huī xì.
愁见飞灰细。
méi biān xuě wài.
梅边雪外。
fēng wèi yóu xiāng sì.
风味犹相似。
yǐ lǐ nuǎn qián kūn, zhàng jūn wáng xióng fēng yīng qì.
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
wú cáo lǎo yǐ, duān shì yǒu xīn rén zhuī jiàn lǚ.
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
cí huáng qǐ.
辞黄绮。
zhēn zhòng xiāo shēng yì.
珍重萧生意。

“西江东去”平仄韵脚


拼音:xī jiāng dōng qù
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作者简介


朱敦儒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作者介绍


朱敦儒的评价

  在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后来的辛弃疾。苏轼作为新词风的开拓者,虽然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抒情自我化的方向,但他还没有将自我完整的人生历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写进词中(另一半写在人的诗里),诗词的表现功能还有所区分--词多言情,诗多言志和叙事。李清照也恪守这种惯例。朱敦儒则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辛弃疾《念奴娇》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陆游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朱敦儒的介绍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他是宋代著名词人,河南(今洛阳)人。他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靖康、建炎年间,隐居故乡,写就了许多描写洛阳自然山水和名胜风物的词作。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朱敦儒,言敦儒有经世之才。高宗于是下诏任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敦儒仍不肯受命,在众亲朋的劝说下,他方应诏前行。到了临安,赐进士出身,授予秘书省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免职。不久,上疏请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桧的笼络下出任鸿胪少卿。

  朱敦儒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其词作语言流畅,清新自然。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时,经常狎妓怡游,寻访洛阳一带的山川名胜。他在后来所写的词中,曾对这段浪漫快乐的生活做过深情的回忆。在《雨中花》中写道:“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在《临江仙》中写道:“生长西都(洛阳)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词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伊水、洛水、黄河,泛指河洛大地)都是洛阳一带的山水胜地。“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与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他的轻狂和傲骨,通过这几句激情洋溢的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沉痛凄怆,非常感人。到了晚年,过着闲适生活,词中充满了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与诗酒自放的颓废情调。

  比起北宋末的多数词人来,他在题材开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忧时愤乱与闲适生活两类词外,还有宫怨、游仙以及讽刺世情方面的作品。他后期的词,语言清新晓畅,明白自然,并常以寻常口语入词。总体而言,他的词风格旷达,一扫绮靡柔媚的风气,继承苏轼而又有变化,自成一家,在当时词坛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