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风扬游丝吹落絮”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风扬游丝吹落絮”出自宋代卢祖皋的《倚阑令》,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yáng yóu sī chuī luò x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风扬游丝吹落絮”全诗

《倚阑令》

风扬游丝吹落絮

惜春心。
步花阴。
怕春深。
风扬游丝吹落絮,满园林。
日长帘幕沈沈。
朱阑畔、斜亸琼簪。
笑摘梨花间照水,贴眉心。


赏析


《倚阑令》是宋代诗人卢祖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惜春心。步花阴。怕春深。风扬游丝吹落絮,满园林。日长帘幕沈沈。朱阑畔、斜亸琼簪。笑摘梨花间照水,贴眉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在花影中漫步,感受着春天的美好,但又担心春天的逝去。风吹起游丝,使花絮纷飞,园林中充满了它们。白昼漫长,帘幕低垂,朱红栏杆旁斜靠着琼簪。诗人笑着摘下梨花,借着水中的倒影,将花朵贴在自己的眉心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典型的宋词风格写就,充满了浓郁的春意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将对春天的珍惜之情表达出来。步入花影,体验春天的美好,但又担心春天的短暂,表现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焦虑。风吹游丝、花絮纷飞,给整个园林增添了一种轻盈的氛围。白昼漫长,帘幕垂低,营造了诗人内心的静谧和沉思。朱红栏杆旁斜靠着琼簪,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娇媚,为诗中的景象增添了一丝柔情。最后,诗人笑着摘下梨花,将其贴在眉心,通过水中的倒影,展现出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细节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情感和美丽的春天世界中,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空间。

“风扬游丝吹落絮”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ǐ lán lìng
倚阑令

xī chūn xīn.
惜春心。
bù huā yīn.
步花阴。
pà chūn shēn.
怕春深。
fēng yáng yóu sī chuī luò xù, mǎn yuán lín.
风扬游丝吹落絮,满园林。
rì zhǎng lián mù shěn shěn.
日长帘幕沈沈。
zhū lán pàn xié duǒ qióng zān.
朱阑畔、斜亸琼簪。
xiào zhāi lí huā jiān zhào shuǐ, tiē méi xīn.
笑摘梨花间照水,贴眉心。

“风扬游丝吹落絮”平仄韵脚


拼音:fēng yáng yóu sī chuī luò xù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六御

作者简介


卢祖皋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作者介绍


卢祖皋的生平

  卢祖皋于庆元五年(1199年),考取进士,从此便进入仕途。

  嘉泰二年(1202),调任两浙西路吴江(今苏州市)主簿,重到吴中。嘉定十一年(1218),因文才卓著,内召临安,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三年三月,任校书郎。十二月,为秘书郎。十四年正月,升著作佐郎。十月,为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五年正月,直学士院暂代学士职务,起草制诏及其他文稿。九月,迁将作少监,未久逝世,享年51岁,墓葬在杭州西湖名胜“九里云松”(洪春桥以西至灵隐天竺一带)。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卢氏为八百年来温州词宗,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八评云:“申之乐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有《蒲江词稿》行世”。又《中兴词话》谓其《虞美人。钓雪亭》词“无一字不佳,每一咏之,所谓如行山阴道中,山水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存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