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来复去芝田”出自唐代齐己的《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鹤》,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 tíng lái fù qù zhī tiá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华亭来复去芝田”全诗:华亭来复去芝田,丹顶霜毛性可怜。
纵与乘轩终误主,不如还放却辽天。
《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鹤》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放飞自然的主张和对自由的向往。
中文译文:
华亭来复去芝田,
丹顶霜毛性可怜。
纵与乘轩终误主,
不如还放却辽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的辞别场景,诗人将眼光投向了空中放飞的鹤。首句“华亭来复去芝田”,描述了华亭的景色,芝田是华丽的田园景观,华亭如同一座飞来飞去的花园。接着,诗人用“丹顶霜毛性可怜”一句形容放飞的鹤,鹤的丹顶和霜毛使它显得纯洁而可怜。诗人将放飞的鹤与居安思危、自由的主张联系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句“纵与乘轩终误主,不如还放却辽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抗拒。诗人认为即使和居轩的主人相伴,依然会使鹤失去自由,因此宁愿将其还给广阔的天空,让其自由翱翔。这可以被看作是诗人对束缚的反抗,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短小精悍,通过描绘华丽的自然景观和放飞的鹤,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拒绝束缚的胸怀。同时,诗中运用了华丽的修辞和意象,如华亭芝田、丹顶霜毛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这首诗可以被看作是齐己思想观念的体现和对人生追求自由的哲理思考。
cí zhǔ rén jué jù sì shǒu fàng hè
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鹤
huá tíng lái fù qù zhī tián, dān dǐng shuāng máo xìng kě lián.
华亭来复去芝田,丹顶霜毛性可怜。
zòng yǔ chéng xuān zhōng wù zhǔ, bù rú hái fàng què liáo tiān.
纵与乘轩终误主,不如还放却辽天。
拼音:huá tíng lái fù qù zhī tiá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