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吴越思君意易伤”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吴越思君意易伤”出自唐代方干的《别孙蜀》,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yuè sī jūn yì yì shā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吴越思君意易伤”全诗

《别孙蜀》

吴越思君意易伤

吴越思君意易伤,别君添我鬓边霜。
由来浙水偏堪恨,截断千山作两乡。

标签:由来截断

赏析


《别孙蜀》是方干所作,描写了吴越思念孙蜀的情感。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吴越思念你的心情容易受伤,
与你分别真让我白发增添。
自古以来,浙水就令我心生怨恨,
截断了千山,分隔成了两个乡。

这首诗意融合了思念与别离的情感。作者发自内心地思念孙蜀,但他们却被浙水和千山分隔开来,使得他们难以相见,心生怨恨。诗中也表达了孤独、无奈和悲伤之情。

这首诗的赏析是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或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浙水和千山的隔阂,不仅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这种情感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和爱情的深切留恋,让读者产生共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使得这首诗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吴越思君意易伤”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ié sūn shǔ
别孙蜀

wú yuè sī jūn yì yì shāng, bié jūn tiān wǒ bìn biān shuāng.
吴越思君意易伤,别君添我鬓边霜。
yóu lái zhè shuǐ piān kān hèn, jié duàn qiān shān zuò liǎng xiāng.
由来浙水偏堪恨,截断千山作两乡。

“吴越思君意易伤”平仄韵脚


拼音:wú yuè sī jūn yì yì shā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作者简介


方干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作者介绍


方干的介绍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