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若问西游客”出自唐代许浑的《送段觉之西蜀结婚(一作送段觉之西川过婚礼后归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rén ruò wèn xī yóu kè,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时人若问西游客”全诗:词赋名高身不闲,采衣如锦度函关。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诗词:《送段觉之西川过婚礼后归觐》
译文:送别段觉去西川参加婚礼,归途中要去拜见朝廷。
诗意:诗人许浑以送别好友段觉的方式,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段觉的冒险旅程,以及他的归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段觉的祝福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时光易逝、岁月流转的感慨。
赏析:这首诗词充满了离别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段觉的旅程和归来,展示了友谊的珍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诗人运用巧妙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将情感表达得深情而富有力量。整首诗写景纷呈,气势磅礴,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映射了人生的离合悲欢。此诗亦可视为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和迷茫,以及他对人生道路上的无奈和焦虑的思考。
sòng duàn jué zhī xī shǔ jié hūn yī zuò sòng duàn jué zhī xī chuān guò hūn lǐ hòu guī jìn
送段觉之西蜀结婚(一作送段觉之西川过婚礼后归觐)
cí fù míng gāo shēn bù xián, cǎi yī rú jǐn dù hán guān.
词赋名高身不闲,采衣如锦度函关。
jìng zhōng luán yǐng hú wēi qù,
镜中鸾影胡威去,
jiàn wài huā guī wèi jiè hái.
剑外花归卫玠还。
qiū làng yuǎn qīn huáng hè lǐng, mù yún yáo duàn bì jī shān.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shí rén ruò wèn xī yóu kè, xīn zài chóng xiāo bìn yù bān.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拼音:shí rén ruò wèn xī yóu kè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从总体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因为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单独地看还不错,写多了就成了俗套,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
许浑以登临怀古见长。名篇如《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台》,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颇有苍凉悲慨之致。但往往限于伤今吊古,别无深意,读多难免有落套之感。其宦游、寄酬、伤逝诸作,亦时有佳句,如“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暮宿东溪》),“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都能在写景中托寓情思,婉丽可讽。而意境浅狭,气格卑弱,是其通病。另外,许浑是《清明》一诗的作者,由于南唐编《千家诗》时出错,导致《清明》一诗的作者至今仍误传为杜牧,在此改正。
其诗现存 500首左右,无一首古体。近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的赞语。 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说来,他的警句常出现在第二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一作“谷”),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而到后半篇往往流于平沓,各首间句意也时见复出。他喜欢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为后人所仿效,称作“丁卯句法”。
《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阁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的影宋写本。涵芬楼影印宋蜀刻本,题名《许用晦文集》,多拾遗2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则于正集2卷外,有续集1卷,续补1卷、集外遗诗1卷,较为完备。《全唐诗》析为11卷,有相当数量诗篇与杜牧及他人诗作重见互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