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长安隐旧春”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长安隐旧春”出自唐代许浑的《酬殷尧藩》,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ān yǐn jiù ch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长安隐旧春”全诗

《酬殷尧藩》

长安隐旧春

相如愧许询,寥落向溪滨。
竹马儿犹小,荆钗妇惯贫。
独愁忧过日,多病不如人。
莫怪青袍选,长安隐旧春


赏析


《酬殷尧藩》是唐代许浑写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殷尧藩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相知如同相如矣,我孤单地来到溪边。
当年我们是竹马般的小伙伴,你娶了个贫穷的妻子。
我独自忧愁过日子,我多病,不如常人。
不要怪罪青袍衙役选人难,长安的春天不复往日温暖。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殷尧藩的思念和感慨之情。诗人觉得自己与殷尧藩的友情就像古代的相如与许询一样,曾经十分亲密。然而,命运使得他们分道扬镳,诗人的生活变得孤独寥落,而殷尧藩也不得不娶了个贫穷的妻子。诗人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忧愁,身体也多病,不如常人。最后,诗人表示不要怪罪青袍衙役选人难,表明自己对长安春天的温暖失去了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的相如和殷尧藩代表了两个道路和命运不同的人,而他们的友情却被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所冲散。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长安春天失去希望的感叹,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悲观态度。整体上,诗意深邃,情感真挚,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友情的珍贵。

“长安隐旧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óu yīn yáo fān
酬殷尧藩

xiàng rú kuì xǔ xún, liáo luò xiàng xī bīn.
相如愧许询,寥落向溪滨。
zhú mǎ ér yóu xiǎo, jīng chāi fù guàn pín.
竹马儿犹小,荆钗妇惯贫。
dú chóu yōu guò rì, duō bìng bù rú rén.
独愁忧过日,多病不如人。
mò guài qīng páo xuǎn, cháng ān yǐn jiù chūn.
莫怪青袍选,长安隐旧春。

“长安隐旧春”平仄韵脚


拼音:cháng ān yǐn jiù chū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作者简介


许浑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作者介绍


许浑的生平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许浑的文学评价

  从总体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因为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单独地看还不错,写多了就成了俗套,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

许浑的诗作特色

  许浑以登临怀古见长。名篇如《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台》,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颇有苍凉悲慨之致。但往往限于伤今吊古,别无深意,读多难免有落套之感。其宦游、寄酬、伤逝诸作,亦时有佳句,如“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暮宿东溪》),“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都能在写景中托寓情思,婉丽可讽。而意境浅狭,气格卑弱,是其通病。另外,许浑是《清明》一诗的作者,由于南唐编《千家诗》时出错,导致《清明》一诗的作者至今仍误传为杜牧,在此改正。

  其诗现存 500首左右,无一首古体。近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的赞语。 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说来,他的警句常出现在第二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一作“谷”),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而到后半篇往往流于平沓,各首间句意也时见复出。他喜欢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为后人所仿效,称作“丁卯句法”。

  《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阁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的影宋写本。涵芬楼影印宋蜀刻本,题名《许用晦文集》,多拾遗2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则于正集2卷外,有续集1卷,续补1卷、集外遗诗1卷,较为完备。《全唐诗》析为11卷,有相当数量诗篇与杜牧及他人诗作重见互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