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散鸟喧”出自唐代欧阳衮的《寄陈去疾进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án qín sàn niǎo xu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弹琴散鸟喧”全诗:放迹疑辞垢,栖心亦道门。
玄言萝幌馥,诗思竹炉温。
解带摇花落,弹琴散鸟喧。
江山兹夕意,唯有素交存。
《寄陈去疾进士》是唐代文学家欧阳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放迹疑辞垢,
栖心亦道门。
玄言萝幌馥,
诗思竹炉温。
解带摇花落,
弹琴散鸟喧。
江山兹夕意,
唯有素交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欧阳衮对友人陈去疾的思念之情。诗人用意境优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放迹疑辞垢,栖心亦道门",表达了诗人放下俗世的追逐,追求内心的净化和道义的追求。"放迹"指的是放下身世束缚,"疑辞垢"暗指世俗之言的瑕疵。"栖心亦道门"则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安宁与道义修养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玄言萝幌馥,诗思竹炉温",通过描绘馥郁的香气和温暖的炉火,表达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和灵感。"玄言"指的是深奥的言辞,"萝幌馥"形容诗人的思绪如同芬芳的萝卜幌,"诗思竹炉温"则描述了诗人写作时内心的温暖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解带摇花落,弹琴散鸟喧"通过描写解开衣带和弹琴的动作,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和艺术的宁静。"解带摇花落"形容诗人解开束缚的同时,花朵也跟着飘落,象征着尘世俗务的离去。"弹琴散鸟喧"则表达了诗人在音乐的陪伴下,摆脱了喧嚣和纷扰,享受到了宁静与自由。
最后两句"江山兹夕意,唯有素交存"表达了诗人对江山和友情的珍视。"江山兹夕意"表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和思考,"唯有素交存"则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认为真挚的友谊是唯一永恒不变的。
这首诗词通过意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欧阳衮对友人陈去疾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内心净化、道义追求、艺术宁静和友情珍视的追寻和思考。
jì chén qù jí jìn shì
寄陈去疾进士
fàng jī yí cí gòu, qī xīn yì dào mén.
放迹疑辞垢,栖心亦道门。
xuán yán luó huǎng fù, shī sī zhú lú wēn.
玄言萝幌馥,诗思竹炉温。
jiě dài yáo huā luò, tán qín sàn niǎo xuān.
解带摇花落,弹琴散鸟喧。
jiāng shān zī xī yì, wéi yǒu sù jiāo cún.
江山兹夕意,唯有素交存。
拼音:tán qín sàn niǎo xuā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欧阳衮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字希甫,福州闽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曾赴京都长安应举,数次皆不中 。后与诗人项斯以诗相知,渐与项斯齐名诗坛。于唐宝历元年(825年)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有二子琳、玭,皆登进士第,复中宏词科,以诗赋传家。《全唐诗》收其《雨》、《田家》、《神光寺》、《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等诗。
欧阳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欧阳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亿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