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曾是洒朱轮”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曾是洒朱轮”出自唐代羊士谔的《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éng shì sǎ zhū lú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曾是洒朱轮”全诗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曾是洒朱轮

夷落朝云候,王正小雪辰。
缅怀朝紫陌,曾是洒朱轮
气耿簪裾肃,风严刻漏频。
暗飞金马仗,寒舞玉京尘。
豸角随中宪,龙池列近臣。
蕊珠凝瑞彩,悬圃净华茵。
帝泽千箱庆,天颜万物春。
明廷犹咫尺,高咏愧巴人。

标签:紫陌

赏析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是唐代羊士谔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在雨天闲居斋室之中,偶然翻看到《长历》历书,上面的日期是小雪的日子,激起了他对过去朝谒的回忆。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朝廷时的荣华富贵,仕途中的种种荣誉和辛酸。他感慨万分,感觉自己的才能和功绩远不及当年,在朝廷的位置和声望也远远不及了。

诗人以雨天的斋室作为诗的背景,一方面表现了他的孤寂和忧愁,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他的气节和坚守。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回忆过去,对比自己当年的荣耀和现在的颓废,映衬出自己的不甘和愧疚。

通过豪华华丽的描写,诗人揭示了唐代朝廷的富贵和兴盛。诗中描述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如中宪和近臣,以及应有的庆典和喜庆气氛。豪华的场景和瑞彩令人眩目,让人感受到了帝国的繁荣和和睦的社会环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自我批评和自责。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为国家效力,在这个充满荣耀的朝代中,自己已经变得微不足道。诗人以自己作为巴人,对自己当年的功绩和现在的落魄感到愧疚,也暗示了他对唐朝文化的崇拜和敬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的辉煌和落寞的思考和反思。通过描绘唐代朝廷的荣耀景象,诗人对自己不足和迷茫的愧疚,展现了作者对唐朝文化的钦佩和赞美之情。整首诗以雨水作为诗意的背景,展现了一种苦闷和失意的情绪,但也体现了诗人的坚持和自我检讨。

“曾是洒朱轮”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ā nán jùn zhāi yǔ zhōng ǒu kàn zhǎng lì shì rì xiǎo xuě yǒu huái xī nián cháo yè yīn chéng bā yùn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yí luò zhāo yún hòu, wáng zhèng xiǎo xuě chén.
夷落朝云候,王正小雪辰。
miǎn huái cháo zǐ mò, céng shì sǎ zhū lún.
缅怀朝紫陌,曾是洒朱轮。
qì gěng zān jū sù, fēng yán kè lòu pín.
气耿簪裾肃,风严刻漏频。
àn fēi jīn mǎ zhàng, hán wǔ yù jīng chén.
暗飞金马仗,寒舞玉京尘。
zhì jiǎo suí zhōng xiàn, lóng chí liè jìn chén.
豸角随中宪,龙池列近臣。
ruǐ zhū níng ruì cǎi, xuán pǔ jìng huá yīn.
蕊珠凝瑞彩,悬圃净华茵。
dì zé qiān xiāng qìng, tiān yán wàn wù chūn.
帝泽千箱庆,天颜万物春。
míng tíng yóu zhǐ chǐ, gāo yǒng kuì bā rén.
明廷犹咫尺,高咏愧巴人。

“曾是洒朱轮”平仄韵脚


拼音:céng shì sǎ zhū lú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作者简介


羊士谔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作者介绍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