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江城日暮好相邀”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江城日暮好相邀”出自唐代李益的《江南曲(一作韩翃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chéng rì mù hǎo xiāng yā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江城日暮好相邀”全诗

《江南曲(一作韩翃诗)》

江城日暮好相邀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连宛转桥。


赏析


《江南曲(一作韩翃诗)》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李益。诗中描述了江南春景的美丽和宜人。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乐花枝雨点销,
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
绿水回连宛转桥。

诗中描绘了江南春日的景色。首句“长乐花枝雨点销”表达了雨点洒落在长乐花枝上,使其雨水滴落。这里的“长乐花枝”指的是开放的花朵,雨点轻轻触摸花朵,使其美丽的花瓣被雨水打湿,增添了一丝娇艳的感觉。

第二句“江城日暮好相邀”描述了江城的美景和夕阳的余晖。江城绵延的河流,在夕阳下闪耀着金光,与此同时,远处的山峦也被夕阳映照得金碧辉煌。这里的“好相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倾慕之情,欣赏并享受其中的美好时刻。

第三句“春楼不闭葳蕤锁”形容了春天的楼阁气氛。这里的“葳蕤”意为花草丛生,形容春风中花木繁盛的场景。而“不闭”则表达了春天楼阁的开放和热闹,人们在这里聚会、欢笑,享受着春天的美景。

最后一句“绿水回连宛转桥”描述了水上的幽静景色。这里的“绿水”指代江河,同时也抒发了江南地区绿树成荫,碧水环绕的自然美景。诗中的“宛转桥”则描绘了一座弯弯曲曲、连接两岸的小桥。整句表达出江南地区水网交错、景色宜人的特点。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独特的美景和宜人的气氛。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花朵被雨水滋润的美丽景象,描绘了江城夕阳下的辉煌景色,以及春天楼阁和水上景色的宜人氛围。整首诗词唯美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

“江城日暮好相邀”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āng nán qǔ yī zuò hán hóng shī
江南曲(一作韩翃诗)

cháng lè huā zhī yǔ diǎn xiāo, jiāng chéng rì mù hǎo xiāng yāo.
长乐花枝雨点销,江城日暮好相邀。
chūn lóu bù bì wēi ruí suǒ, lǜ shuǐ huí lián wǎn zhuǎn qiáo.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连宛转桥。

“江城日暮好相邀”平仄韵脚


拼音:jiāng chéng rì mù hǎo xiāng yāo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作者简介


李益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作者介绍


李益的生平

  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孟门参军、左散骑常侍等职。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年)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李益的著述

  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每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