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夜饮南阳城”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夜饮南阳城”出自唐代李颀的《春送从叔游襄阳》,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è yǐn nán yáng ché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夜饮南阳城”全诗

《春送从叔游襄阳》

夜饮南阳城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
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
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
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
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
同人应馆谷,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
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


赏析


《春送从叔游襄阳》是唐代李颀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旅行的思念之情。此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分手时的恨不止一次,你遗忘了我这位宗族的英才。曾经用过的书箱五经,现在变成了千里行的行装。包裹装粮的草堆在庭院里,瘦弱的马在朝阳中嘶鸣。斗酒与寒食相对,五彩斑斓的花朵在晴朗的天空中宜人。春天的衣物采集河洲的路上,晚上在南阳的城市里畅饮。客人梦见岘山清晨,在江水悠扬的渔歌中宁静。楚地的风俗,少有交情,远游的旅人难以言情。与同伴们应该在馆谷相聚,刺史在郊外迎接。但我只能侍奉在宫廷,又被迫前往京城辞别。此时正是春天暮去的时刻,我叹息着望着流水的鸟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从叔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对远方的思念。诗中通过描写行装、马匹、酒宴、花朵和梦境等细节,展现了离别时的悲凉和对故乡的留恋之情。诗人通过对楚地风俗和同伴们的描述,抒发了在异乡旅行的孤寂和无助之感。最后,诗人以春天暮去、流水鸟儿的形象作结,深化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独特,表现了诗人细腻的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夜饮南阳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n sòng cóng shū yóu xiāng yáng
春送从叔游襄阳

yán bié hèn fēi yī, qì zhì wǒ zōng yīng.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
xiàng yòng wǔ jīng sì, jīn wèi qiān lǐ xíng.
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
guǒ liáng gù tíng cǎo, léi mǎ jí cháo míng.
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
dǒu jiǔ duì hán shí, zá huā yí wǎn qíng.
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
chūn yī cǎi zhōu lù, yè yǐn nán yáng chéng.
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
kè mèng xiàn shān xiǎo, yú gē jiāng shuǐ qīng.
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
chǔ sú shào xiāng zhī, yuǎn yóu nán chēng qíng.
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
tóng rén yīng guǎn gǔ, cì shǐ zài jiāo yíng.
同人应馆谷,刺史在郊迎。
zhǐ hé shì dān yǐ, fān lìng cí shàng jīng.
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
shí fāng chūn yù mù, tàn xī xiàng liú yīng.
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

“夜饮南阳城”平仄韵脚


拼音:yè yǐn nán yáng ché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作者简介


李颀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作者介绍


李颀的介绍

  李颀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什往还。他还喜欢炼丹修道,王维有诗相赠说:“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约在天宝末去世。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李颀的诗歌成就

  足以表现他的诗歌成就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

边塞诗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描写音乐的诗篇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寄赠友人之作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修道生活情趣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 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 3卷,但仍有遗漏。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李颀诗"条提到并加以称许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四句,就不见于《全唐诗》。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