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塏的意思



    塏

    拼音:kai 声调:kǎi 怎么读塏朗读
    总笔画:13 画 部首:土 部
    部外笔画:10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FMGU 仓颉:GUMT
    郑码:BLJU 四角:42118
    统一码:10
    笔顺:[1212521251431] 横、竖、提、竖、竖折/竖弯、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基本解释


    地勢高而乾燥:“處甘泉之爽~”(“甘泉”,地名;爽,明)。

    详细解释


    地势高而干爽。

    《说文解字•土部》:“垲,高燥也。”《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

    〈书〉地势高而干燥。

    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左传‧昭公三年》)。

    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47頁,第21

    同文書局本: 第235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167頁,第17

    廣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𡘋音愷。說文》:高燥地。左傳・襄三十六年》:景公欲更晏子之宅,請更諸爽塏者。張衡〈西京賦〉:處甘泉之𤕤塏。

    注解

    〔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塏〕字拼音是kǎ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豈

    〔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ǎi] ⑴ 地勢高而乾燥:“處甘泉之爽~”(“甘泉”,地名;爽,明)。

    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苦亥切頁碼455頁,第27

    異體𧯧

    塏高燥也。从土豈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刻海反頁碼1071頁,第2行,第2

    塏高燥也。從土豈聲。

    鍇注臣鍇曰:「所謂爽塏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苦亥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762頁,第6許惟賢1201頁,第2

    塏高燥也。

    段注燥者,乾也。《左傳》。請更諸爽塏者。杜曰:爽,明也。塏,燥也。

    从土。豈聲。

    段注苦亥切。十五部。

    塏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03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16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865頁
    4說文校箋第606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41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200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36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73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87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60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582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79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3270頁【補遺】第17997頁
    14通訓定聲第219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01頁【崇文】第4801頁
    16說文句讀第1985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280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254頁,第11字

    塏字的翻译


    英语:high and dry place

    塏的字源字形


    塏(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塏(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塏(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塏(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塏(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61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1查询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38685号